想买个显微镜,失败啦

下午跟姐姐打电话闲聊,得知小外甥,外甥女暑假除了做作业,就是刷手机。原话:“你是不知道呀,现在的孩子,拿着那手机,就跟小孩儿断不了奶似的”。嗯,这个比喻还真贴切。确实,好多大人也没断奶呢。

扭头又跟小侄子聊了会。他待在自己家,我哥我嫂子都要上班,一个人自己做饭自己吃,一天到晚除了做作业也没事儿可做(老师说了,假期不准聚伙乱串)。如今待在奶奶家,买来的小兔子玩腻了,漫长的暑假又不知道怎么打发。

家里这帮孩子的困境,想想都非常痛苦。在学校的时候,早上五点半起床,小学晚上是八点半,中学九点才放学,半小时洗漱之后就强制回宿舍睡觉(老师总是表扬那些九点放学不走的有多努力多刻苦),宿管员跟狱警似的一个个窗户口听声儿不让说话。本该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一个个变成了老师、家长的考分机器。有次回家,外甥女说“每天起床上早操都迷迷瞪瞪的,根本都睡不够,直想一头撞墙上”。听着真的痛心又无可奈何。

不希望小侄子们在家无聊刷手机,想着买个显微镜,多点儿娱乐,还能激发好奇心。他听完很有兴趣,也说自己马上要上初二了,还没摸过显微镜呢。又看到他抱着小兔子不撒手,就增加一个门槛儿:今天显微镜下单,最快也要三天后收到。这三天里围绕着你养的小兔子,有啥新发现?新体会,写一个800字的作文,没有格式、主题要求,行不行。小侄子听完感觉为难,主要是字数太多。我赶紧补上,之前给你弄过一个博客,说不知道写啥,这次可以把这个写完放上去。他顿时来了兴致,没问题。

至此我也非常开心,打开拼多多,科教版的显微镜不到200块,看了下面的评价更坚定了买显微镜的想法。可吸取之前的经验,还是先跟我哥,我姐说一声。结果电话打过去,全盘否定,一个说“花那钱还不如买点儿炸鸡柳鸡块,捏小孩子凑到一块儿吃都可高兴啦”;另一个“别整那洋玩意儿,就是萝卜白菜学好了也能考大学”。我努力克制但还是没忍住挂了电话。本来自己一门子的喜悦,现在攒了满肚子的气。

然后给小侄子发微信:“?你爸爸不让,你姑姑也不让买”;等了半天回:“那就退了吧。”

晚上媳妇儿听完也大为不解,这么正常的且有益的学习工具为啥不支持呢?城市的孩子又是研学,又是旅游的。你们自己都说了孩子在家天天刷手机,这不比刷手机强?

我想到的话题更大,如果家里有人可以给这个家庭带来一个“新世界”、“新机会”。那为什么要狠狠拒绝呢?

小时候,父母总爱跟我开玩笑说,“你看看你哥哥姐姐,干活儿多吃苦。你学习好(实际上是矬子里拔将军),长大了挣了钱拉扒拉扒你哥哥姐姐。你也知道,平时有啥好吃好喝的,哥哥姐姐也都让着你......”。

今天我也只是换个位置打工,也没有达到他们所谓的“挣了钱”。只是工作环境干净一些,在繁重的工作之外自由时间多一些。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能力(当然也不太可能)直接给他们撒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下一代人多一个“看更大世界”的窗口不也是一种“拉扒”吗?

几年前听家里人聊天,“你们这种读书的,读再多对家里都没啥用。你看捏XXX,大学毕业去了XX(省会城市)税务局,上次是开着“警”车回来的,一下车看人家捏制服,带着那硬肩章。一帮子人围着看,XX(他爹)笑的嘴都绷不上......,那家伙儿看着就是硬”。听完我也才意识到,父母小时候说的那种“好好读书,读书好了,自己不受罪,家人也都跟着沾光”是这个意思。

他们不只是怕我花钱,也是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你能给我找份钱多不出力的工作;邻里有争端的时候,你能叫来人摆平”才是最重要的。给小孩子买点儿东西,也是好事儿,但毕竟都是花花哨子。至于小孩子的教育,你当年读书一个月饭菜100块钱,最后都能读个大学。现在家里吃喝不愁,小孩子不玩命学,还要求个啥。创造力、好奇心那都是你们城里人的洋玩意儿,农村孩子不用那些照样考大学。虽然一直自认我哥比较开明,可最后这句话就是我哥说的。我哥家老大,在市里最好的高中名列前茅,确实很优秀。可我眼里老大是闷头死读书才有的这个成绩,他路径依赖,我自然没法反驳。

跟他们多次聊过:趁孩子暑假要不要来北京转转,看看新鲜;多给点户外活动时间别再弄个近视眼。但比起老大500多度的近视,他更愿意聊孩子最近又考了年级多少名,明年要上哪个985。

媳妇儿说,在农村那个环境,学校把孩子当成严苛的考试机器是有社会土壤的。城市里还能看到父母主动的带孩子户外走走,农村里恨不得一放假就把孩子关起来,别人不学的时候,才可以弯道超车。

父母的教育观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我又没能力给小孩儿保送上清华,那这种“激发孩子创造力,好奇心”的帮助也就连平等讨论的空间都没有了。我多说了一句:“显微镜是教学器材,他升了初二也是要学习的”,我哥说“打住,这个事儿别再说了”。

不想再往更大的话题上扯,就是为自己的这个初心不被理解而生气。哪怕你说一句“完成了作业就让他玩一会儿”或者“别太费钱,买个便宜点的”都算是一种理解。

就是很生气,想想自己小时候,要啥没啥。上了大学才第一次进KTV,第一次吃肯德基,很多同学习以为常的东西,我都要从零开始,活生生一个书呆子。如今换了一代人,还是啥也改变不了。

别生气了,因为给孩子买东西,这种亏你吃了几次了还不长记性。想法不一样,你改变不了,毕竟他们是孩子的父母,等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可劲儿去激发创造力去。再者说了,感觉他们还是不想花你的钱,我认为这个占主要的。

这是我媳妇儿说的,和稀泥而已,我不认同。还是观念的问题~

10 条评论

从未想过要做一个好人,但却心存侥幸,至今做不好一个坏人!

10 条评论

刘郎

家人可能觉得新玩意儿会让孩子分心 你呢就给他们举些例子 说说显微镜怎么帮孩子学习 要是能借一个来 让孩子先玩几天 看看他们喜不喜欢 跟家人好好聊聊 用你的关心和爱去慢慢打动他们

回复

WebersonGao

@刘郎 “用你的关心和爱去慢慢打动他们”?这需要巨大的时间成本

回复

黑羽

大学是孩子的第二个新生

回复

WebersonGao

@黑羽 认同这句话。对很多农村孩子来讲,去一个大的城市读书,就是第二次新生。

回复

秋风于渭水

@黑羽 是的,大学其实更多的教的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有一个问题时,应该从什么渠道,怎么获取信息,如何筛选信息,如何将查询到的信息结合到实践,再结合实践修正自己的行动。
以及让很多之前的人生最远只去过县城的孩子,见识到外边的世界。和学会摆脱父母,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回复

obaby

是观念问题,就这么简单。
其实啊,这件事情,如果让我做的话我就是买了直接送了,又不是送给她父母的,小礼物而已,何须争取他们的同意?
不是说你这么做不对哈,有时候我就是喜欢对抗那种所谓的世俗观念。
农村的家长太容易双标了,关键是很多的时候被他们 pua 了还不自知,我也是知道多年以后才知道之前的生活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为此我也写过很多篇文章,关于之前的生活。
刷手机是成本最低的啊,除此之外都需要钱。太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投入是要回报的,那是投资,那不是爱,虽然他们口口声声说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最终是为了 ta 长大后的回报。
我们家孩子没人看,送托管了,跟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我觉得是对的。最起码有老师看着,偶尔也会玩手表上的游戏。但是,不会那么入迷。周六要带去他练琴,打网球。周日可以休息一天,当然,小朋友其实也没那么累,有点事情做,也算是乐在其中。
私心重了就容易太功利,只有自己不功利才能给孩子培养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
可惜,太多的家长认知有限。
更可惜,这个社会不会让太多的人能看透,毕竟,在游戏中免费玩家都是人民币玩家的一种资源,现实也一样,多数人都是人民币玩家的一种资源。

回复

秋风于渭水

@obaby 与其说观念问题,不如说是底气问题:有底气在孩子学习成绩稍微差一点的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人脉、经济等在其他方面帮助他一下。有底气自己的经济实力可以不指望孩子的回报。有底气在保证家庭收入的前提下,有时间的精力来思考更合理的育儿方式,并且有时间精力去陪伴孩子。
我也是机缘巧合才从农村出来的,农村那些亲戚们,如果但凡老了后能有个固定收入的,有个职位关系的,都会对孩子的教育开明的多,有底气说“我不指望他学习多么多么好,但只要按部就班学正常学就行”。而那些只能种地打工做个小生意糊口的亲戚基本只有两种派别,要么彻底放养到完全不管(每天4点多就要起床,22点多才收摊回来,几乎全年无休,哪有时间和精力管孩子,看一天手机电脑家长也不会管的,手机只是廉价育儿工具,),要么致力于低成本卷娃,希望孩子未来能不走自己的路子。

回复

WebersonGao

@obaby 之前也都是直接买,吃过几次埋怨之后,这次突然想到提前征求下意见,就得了这么个结果。他们就根本没时间,也没动力去思考,是不是自己的观念在禁锢自己的孩子,即使有机会去接触新鲜的东西,他们也主动屏蔽,哪怕成本很低。

回复

秋风于渭水

@WebersonGao 从人类作为动物本身的特性来说“懒得学习,懒得思考”才是种群中的主流。思考和变化意味着消耗能量和潜在的危险。能在种群里胜出的,大都是那些学习思考的个体。

回复

WebersonGao

@秋风于渭水 是的,那这个题似乎就无解了,所谓的“拉扒”也就只能期待着那天家里出个“官爷”啦~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