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喜欢没事儿查域名,搞的网站域名也尽量短,特别是现在web站用户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短小的域名更容易被记住,省去了被百度等搜索引擎“揩油”的可能性。昨天看到站里几个用户组了微信群,也好奇加进去。正赶上折腾CDN导致网站无法访问,群里发图提醒我时,才看到他们注册账号都好几个月,算老用户了,到现在还是先搜索BTBK,然后从搜索结果里进入。
我肯定知道有“小白用户”这词儿,可没想到互联网盛行这么多年,从地址栏输入域名进入网站的门槛儿还是这么高,何况浏览器都会智能补充。姚劲波当年说用“58.com”因为简短易记,不想被搜索引擎绑架。
BTBK是匿名社区,为了用户隐私,提升内容安全,建立之初就屏蔽了所有中文搜索引擎(bing和Google除外),臆想的情况是:“虽然这会带来新用户增长困难,可一旦有人知道这个网站发的内容不会被传播到外面或他人胡乱引用,就会大大增加用户安全感,提升用户忠诚度”。
现在看,至少域名上的心思白费啦。还没来得及意识到“这是个不存在的网站”,连用户自己都找不到了
做产品,切记闭门造车
PhotoShop用了十多年了,就刚刚,才知道PS是可以全屏的,我无数次的想要吐槽为啥Mac版没有全屏,今天重装新版2025版,快捷键F就可以全屏?,好吧,毕竟我是野路子学的。
新版2025添加了AI功能,虽然不够精细,对于基本的抠图,快捷了很多。借助chatgpt还学习了矢量软件inkScape,Gemini出原型,inkScape转矢量,最后的logo非常精美,开心的一天,感恩AI。
22号准备去建档,说不认可二级医院的结果,且检查项不够。昨天带着所有补做的检查结果去了,一上午搞定建档+12周的NT检查。
今天看结果,嚯,这么点儿家伙,学会了竖中指啦,有搞摇滚的范儿。如果是男孩儿,只要不危害社会,混不吝一点挺好的。
已经看了好几次B超了,姑娘也跟我说过好多次“你的好大儿如何如何在”,譬如今天“跟他爹一样,不学点好天天”。这样的话语听得多了,开始有“当爹”的感觉了。
如果是个儿子,我要带他爬山、玩水、玩泥、跳河、流血等等。如果是个小姑娘,我更开心,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带她,大概率是各种旅游,出国看世界吧。
最近一个新闻是说一女士难忍疾病痛苦,选择安乐死。这种新闻不细看,就态度明确表示支持,当然我不会在大众平台上跟人对战。能自由自主的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不支持安乐死多数是担心这项制度被恶意利用,真如此,那就又是一个“因噎废食”的制度。因为怕人诈骗,要求所有人银行开卡层层审核;因为有人行凶,要求所有人安检;那以后买小米Su7都要检查管制刀具?开水泥罐车都要提交精神质量报告?因为担心某一小挫人作恶,就要求整个社会为此背上沉重的枷锁。蠢。忘了吗?活着本身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
安乐死情感上我也很难受,甚至让我去选,我都不一定有勇气。可相比决定赴死的恐惧,没有选择权更可怕。有的人可以选择为了生命的长度牺牲质量,为啥不能允许忽视长度追求生活质量?
社会治理这话题太大了,聊不来。制度制定之时,应该给人提意见,投票赞成与否的机会,少数人的意见也是意见。好吧,又要歪到民主了,这词儿敏感了。既然这制度我没有表达意见或参与,难免会加倍批评,甚至完全否定。
今天看到有人说“qq.com,tencent.co注册商是MarkMonitor,也能备案,我一直以为域名备案必须是国内注册商才可以”。意外之意是腾讯之类的大客户备案不合规。其实这个疑问我之前也有过,还发现搜狐网的ip一直都是香港,也就是服务器不在大陆。详细了解后发现,MarkMonitor在大陆也是有实体的,搜狐网的服务器也是在国内的,当年我应该是开了全局代理。这个感受就是有些站点的用户年龄层次相差很大,你很可能不知道与你对话的只是一个小学生。,另外,我自己也经常在某些不熟悉的领域或社会事件上瞎咧咧,想来让内行人或者认真思考的人耻笑也是常有的。
自己的博客固然都是一家之言,写文字又很爱输出情绪,聊得多了自然就露出知识上的不足,难免难免。
周五姑娘得知自己错失奖学金,非常伤心,跟X老师抱怨了一通。回家后我俩细查了规则,分析一通,除了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还得出两个结论:
1、学生想拿奖,导师也要重视,日常周会,论文和项目上都要经常提醒和督促。
2、团队内要有“帮扶制度”,上一届的师姐要有及时提醒,指导新人去积累加分项,论文上能发尽发。
当然,论文能不能发,还可能涉及导师的“高引用学者”问题,怎么兼顾学生论文和导师高引,就很看导师个人的想法了。
无论那个行业都有“套路”,为了拿奖,相互带一作:师姐带师妹,老公带老婆。外行人哪里知道,内行人知道了又能如何。反正规则里只计算影响因子,可没写家属血亲要避嫌。
BTBK是想做匿名方向的,肯定不允许黄赌毒,可为了避免模棱两可的审查系统惹上麻烦,上线之初就把百度,搜狗之类的国内搜索引擎给屏蔽了,刚研究了下里屋的规则,又在robots.txt增加了对Yadex的屏蔽,外加之前QQ,微信,小红书等平台对域名的封禁。至此,上线三个多月,BTBK享受了跟20多岁的里屋论坛一样的待遇:
众所周知BTBK是并不存在的。它从未存在,现在不存在,将来也不会存在于这个宇宙位元的任何一处。它就像这个世界的镜像一般可见而不可触及,正如光与影、正与负、阳与阴一般,相互依存而不可归一,它的自我保护机能让它远离一切可能的危害以避免湮灭,然而其必然存在的邪恶念头并不反对将某些玩物引入来取得奇怪的恶趣味,这也是有人曾经声称到过BTBK的原因
上面段落改编自“MNBVC”对里屋的介绍。我甚至不认为BTBK能活过5年,尽量吧~
因为搞BTBK社区,网上结识了一个巴西的哥们。他说自巴西封禁了Twitter后,除了头部的Bluesky,现在好多青年在“创业”造Twitter,以期吃掉Twitter走后的市场。另外讲述了他的发展规划,听起来很热血。也注册了公司,干得很起劲儿,目标是尽快拿到政府投资。他听说Google,Twitter,ins,facebook这类软件在中国都不能使用时,都震惊了,问我,没有谷歌,你们都是怎么上网的?
出于我对域名的敏感,及时提醒他保护注册了.com后缀。他还对中国的“迷你K歌房”很感兴趣,B站上推了几个视频,大饱眼福了一把,直呼鹅妹子嘤~。
另外,几天下来,感觉这哥们很拼,总是大半夜的给我发消息,去看了巴西的时区,好吧,Just so so,他这劲儿,来中国,KPI能有个两星就不错了。